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

故事的力量

圖片來源


  我喜歡參加講座、演講或座談等相關類型的活動,至今聽過了劉軒、嚴長壽、戴勝益、王文華、鄭南雁、徐志漳、葛望平、張清華、于剛、盧至浩、林志銘、應承佑、Howard Wu、高志豪、鄭匡宇、鄭匡佑、馬大元、貴婦奈奈、Mr.Jamie、朱學恆、李根在、謝哲青、龔大中、何培鈞、李坤陽.....等等,而且還會越來越多。

為什麼?





因為我喜歡聽故事。




  相較於說話,我比較喜歡聽,我喜歡聽每個人說他自己的經歷、故事,因為每個人的人生不同,際遇也不同,世界上也會有超過70億個故事,你會有你的故事、你的爺爺奶奶有故事、你的爸爸媽媽也有故事、你的親朋好友也會有故事,你的故事會讓你的平凡變得不平凡;而某些人因為完成了某件困難的事、在某個領域發光發熱、或有非常特殊的經驗而正巧被社會大眾發現了,請他們在大家面前說故事、分享,所以我去聽。




而故事現今都被用在哪裡呢?




  綜觀目前市面上的書籍,很多都是以說故事開頭而帶出道理或作者的理念,勵志書是如此、工具書也是如此,甚至有人整理了很多人的故事集結成一本書(記得你是誰:哈佛的最後一堂課),也有人教你怎麼說故事(說故事了沒?:打動人心、實現夢想的關鍵能力),也有科學家研究了為什麼人喜歡聽故事。而現在也越來越多企業喜歡把商品帶入故事,試圖用廣告打動人心,拍攝微電影等;偶像歌手的歌詞裡也是故事、MV也是故事;電影也是故事、技錄片更是真實的故事。




  劉中薇說:說故事是人類文化的基礎,是最古老的溝通方式,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維繫關係、發揮影響力很重要得技能。




  故事有什麼魔力呢?劉中薇在書裡舉了兩個例子,她說,電影《美麗人生》裡,一對父子在猶太集中營裡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,但是父親運用說故事的力量,讓小男孩把集中營裡的種種磨難當成遊戲,在殘酷的現實裡存活下來。另一個例子是電影《大智若魚》,爸爸喜歡把親身經歷藉由誇大的方式說出來,他說他看過巨人、大風雪、巫婆、以及連體嬰美女歌手,但兒子不相信而與他疏離,直到父親過世了才發現爸爸不是騙子,那些看似奇幻的角色全都真實存在。




  還記得小時候嗎?你的媽媽可能坐在你床頭說著童話故事,你的家裡可能有一堆故事書,聽著聽著、看著看著,津津有味。小時候的你可能不太懂,但你會去模仿那些故事嗎?你會學小木偶整天說謊嗎?你會學夸父去追太陽嗎?你會用蠟和羽毛做成翅膀一躍而下嗎?



我想應該不會,因為你知道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,你也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。但因為故事好神奇,滿足了你的好奇心與想像力,所以你很喜歡聽。

 

 
  長大後,你知道更多事情了,你會獨立思考了,你知道小說是小說、電影是電影,可是這些名人的講座呢?因為是真人真事,所以一定是圭臬、一定要學習嗎?




  講座是請一些被大眾所知的人,述說自己的經驗、體驗或理念。有時候我會遇到地雷,主講者講一些無趣的理念,沒有用故事包裝,也很商業化,可能就是在推銷他自己寫的書。但大多數的演講或講座我都覺得有所收穫,至少我可以了解主講者自己的故事,豐富我自己的視野、滿足好奇心;再者就是從主講者說的故事裡得到體悟,他們遇到事情怎麼思考、有用哪些方法等。





  旅行者可以跟你說不同國家的風俗民情,可以跟你說他在非洲寄宿一位技女家,他的兒子也不曉得爸爸是誰,只知道媽媽每天都要工作,所以晚上要10點後才能回家。所以他跟小朋友每天都到處去晃,小男孩會帶著他去覓食三餐、去探險、去流浪;而有天媽媽心血來潮,休假一天帶著小男孩和旅行者到海邊的遊樂設施玩摩天輪、旋轉木馬,雖然這些設施都沒有電要用人工動力,但是他看到了一幕很觸動人心的畫面,突然想起自己離家許久,家人的容貌和等待的心情,不禁感傷。這些,是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能說的故事,這是謝哲青的故事。



蔡康永認為,很少人會被道理說服,都是被故事吸引:「我想這跟人類原始的生存之道有關,原始人也是靠著故事的講述來傳播生存之道。」(via cheers)

王文華說:你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圈,接受挑戰,豐富人生。

嚴長壽說:「卓越」的服務,是能夠「想在顧客前面」的服務。

劉軒說:你可以設計自己的人生,豐富你自己的故事。(TED)



  他們的故事都是一種典範、一種指引,他們可能比你早遇到了一些事,有些體悟,藉由分享讓你產生一些思考,調整面對人生的角度。




  當然,你可以聽聽就算了,你也可以否定他們:舒適圈多好,煩惱不多,平平淡淡過一生;服務到位就好,客人要什麼就給什麼,有求必應就好了,多做說不定多錯;我的人生就先讀書、出社會照著父母的規畫走就好。



當然都可以。It's up to you.




  最後,說故事是一種力量,一種感染力。故事沒有分社會階級、沒有種族歧視,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,它可以讓人著迷、它可以感動人心,它可以說出影響力。全球頂尖的設計諮詢公司IDEO總經理湯姆.凱利 Tom Kelley在《決定未來的10種人》裡也提到,決定未來的10種人,並不見得是最有能力的人,能夠異業結合,把能量、智慧,和適當的槓桿結合起來,他們就能發揮驚人的力量。而這些人中其中一種就是「說故事的人」,認為「以故事說服人的方式,和事實、報告,以及市場趨勢玩全不同,因為故事會形成情感連結。」,此外也認為說故事的人可以讓團隊更加團結,也較容易在事件或會議中得到啟發性的結論。




試著讓自己的人生變成一篇精彩的故事吧,老了就可以說給兒女、孫女聽,多好。




  老爸跟你說,我曾經跟朋友三人從台中騎機車到宜蘭看搶孤,還發生兩次車禍;途中在山上起大霧什麼都看不到,砂石車就從你旁邊30cm滑過,又因碎石摔倒後,去警局求救,最後好心的警察幫忙包紮,中午就在警局跟警察一起吃他們做的飯......


挖~把拔好威猛喔!!

(想像中)





延伸閱讀:

蔡康永:「做自己」跟「沒禮貌」常常是一線之間 想創業,先向皮克斯學習 22 條說故事指南說故事 就能說出CASH
TED x Taipei
TED
OOPS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